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 > 26个重点领域 > 卫生健康
随着“新十条”及《分级诊疗工作方案》的发布,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迎来了新一轮挑战。
战“疫”路上,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冲锋“疫”线。他们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筑起守卫生命的安全防线……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几位基层医护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战“疫”故事……
随着感染者的数据直线上升,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数量也在增加。在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周晓杰在“阳康”后第一时间返岗,前来问诊、配药的居民接连不断,一天接诊150多人次。他发现大部分前来看诊的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和免疫力较低的儿童,这让他非常着急。为此,在接诊过程中,他耐心细心,主动科普防疫知识、引导患者合理用药、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身边越来越多的同事感染了,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骨科(一区)主任黄俊文,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主动进入发热门诊帮忙,缓解看诊压力。发热门诊每天的接诊量在350人次左右。连续的高强度工作,黄俊文还是感染了,尽管如此,他自我感觉症状较轻,还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防护服一穿就是一整天,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黄俊文坚持少喝水、不喝水,一天下来也不上一次厕所。有一次,黄俊文正要下班,刚刚起身准备脱去防护服,医院来了一位患者,高烧不退,属于“复阳”。这次来院就诊是因为外伤换药。作为骨科主任,黄俊文马上为患者量体温、换药,并告诉患者各种注意事项。等到患者满意离开,天已黑……
随着医院就诊量急速上升,杜阮镇卫生院近两周来诊的发热病人数量增长接近30倍,每天接诊达1200人左右。近一段时间,全院职工陆续出现感染症状,医院出现人员协调不开的情况,李杰医生身为第一批“阳”过的医护人员,为保障各科室正常运转,他阳康后就一直身兼多职,坚守着门、急诊医生的岗位及急救车出诊岗位。
连日的忙碌让他像陀螺般高速运转,每天安排人员调配、查整医疗物资、协调急救车出诊服务……患者大多是阳性感染者,一些老年患者阳性感染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李杰针对不同患者要结合既往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个体化救治。由于人手不足,不少医护人员只能带病坚守岗位或缩短轮休的时间投入工作。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是我们的职责使命,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奋战在最前线。”由于长时间戴着口罩,李杰的脸上布满了压痕,他双眼布满血丝,语气格外坚定。
在荷塘镇卫生院,很多医护人员都是感染后带病坚持在岗,以保证百姓能随时看上病、拿到药。门诊护士长梁月红就是其中一位。
梁月红一直负责全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在岗动态调整医护人员。由于近半个月每天超时工作,她也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发烧39度以上。但是她第三天就回到工作岗位,她说:“现在科室同事越来越多生病倒下了,我担心人手不够,我保证做好自我防护与其他人保持安全距离。”看到连日减少的人力,主任不得不同意她的决定,让她隔离在值班室。
由于人手缩减,岗位职责和流程需要调整,梁月红就在值班室顶着40.6度的体温指挥着护士们工作,大家有了护长这个主心骨,同心协力,顺利渡过第一波就诊高峰。
连续多天的上班接诊问症、下班线上回复,潘祥辉也不幸感染了。即便如此,他也没离开工作岗位。出了一身汗,感觉好像退烧了,就立刻上班了。每个患者看到他都说:“潘主任,又能看到你太好了……”其实他很清楚,他现在需要的是休息,但看到不断增加的发热病人,他只能坚持继续上班看病,“现在医院人手这么紧缺,我在家里怎么待得住呢?”他们都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坚守,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
慎终如始不胜不休,无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用平凡的实际行动,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用坚守,践行初心使命,诠释责任担当,让我们看到了疫情之下的爱与光。向所有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来源:蓬江发布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