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光明媚,惠风和畅,与友人来到杜阮镇上巷村闸口,映入眼帘的是那棵枝繁叶茂、树冠如伞的细叶榕树,昂然挺立在村委会门前。
远看以为一棵,走近察看却是由五根树干组成。村里人说,原是一棵生成五棵。
主干为树杈形,有树洞被气根粘连留空而生,主干横枝生出两米多长,有一人高,其气根两条垂直落地,形成一个树门。另一枝也由气根长成树干,与树门呈品字形,第五根则从主干七八米高的气根斜插入地,粗壮如柱。
村里的长者告诉我们,这棵榕树已有百多年历史。原地为村闸口,曾有山溪蜿蜒流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修整村道给榕树培土后,一棵变五棵的奇迹逐渐显现,榕树的气根在这里充当主要角色,独木成林的榕树不乏其例。
本村人说此榕成为风水树,它立在村口,上巷、长岗两条自然村地形与榕树相映衬,恰恰像一艘升帆启航的大船。
上巷村,位于杜阮镇的中部,毗邻叱石风景区,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人。据《365体育提现多久到账_28365365体育官网_皇冠365体育下载志》及《黄氏族谱》记载,宋末元初(1306年)六世祖黄达衡携长子绍甫、次子良甫,从井湾迁此地立村。由于地处大鹏山岗,村屋依山而建,形成梯级巷,故名上巷村。
历年来,村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红烟、花生、凉瓜、粉葛等经济作物。从明代起,杜阮开始种植凉瓜,因凉瓜酷似凿子的特征,当地人称为“雷公凿”,又称“柿饼蒂”。杜阮凉瓜因爽脆无渣、微苦甘凉、口感粉且起沙而闻名于海内外。2013年,杜阮凉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上巷村于2021年成为“一村一品”杜阮凉瓜核心产区的生产基地。
今年92岁的黄润彬,他一直从事农业生产。他告诉我们,过去种植凉瓜的方式是,瓜苗种下后,任其藤蔓伏地而生,所结的瓜果贴地处因未受光照射而呈白色,凡是白身者必是上巷村所产凉瓜。后来,用篱笆搭成竹排,以利于凉瓜藤蔓缠绕生长挂果,在规模和产量上得到提高,由只种秋季一造,变为夏秋两季两造,运用科学技术指导田间管理,上巷村的凉瓜产量和质量,迎来了特色种植业的新发展。
说到杜阮凉瓜,这无疑是一张不可或缺的亮丽美食名片。上巷村人称凉瓜为苦瓜,顺应广东人讲求意头又称为凉瓜。民间说苦瓜有“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颇有君子之德和君子之功,称为“君子菜”,好一个谦谦君子。而作为食材,厨艺高手称凉瓜既能独当主角,亦可百搭百配,甘愿当配角,可令宴席餐桌上增色生辉,以独特的苦甘之味唤起味蕾催生百味。凉瓜是食材中的碧玉,是翡翠,是药膳,是美味与美食之佳肴。而在我看来,品尝之余,更看中的是苦中有甘,或是先苦后甘,苦后回甘,好比是对生活或是人生中的苦与甘的诠释、解读和参悟,其品味已远远超出品尝佳肴的范畴和境界。再联想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谚语,更加体味到做人至臻至善的格局与视野。苦瓜,乃是体察人生哲理与感悟之真品也!
(来源:蓬江发布)
相关附件: